信息索引號 | 014034703/2023-00953 | 發文日期 | 2023-08-18 | 公開日期 | 2023-08-18 |
文件編號 | 錫府辦〔2023〕40號 | 發布機構 | 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
||
內容概述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錫山區車聯網及智能 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3-2025年)的通知 |
政策解讀鏈接:http://m.muulee.cn/doc/2023/08/18/4044308.shtml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錫山區車聯網及智能
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3-2025年)的通知
錫府辦〔2023〕40號
開發區、商務區、臺創園管委會,度假區管理辦,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各辦局,區各直屬單位,駐區各條線單位:
《錫山區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已經區委、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執行。
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7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錫山區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
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為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蘇制造強省〔2022〕1號)、《無錫市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錫政辦發〔2022〕108號)、《關于加快建設國家級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核心示范區的實施意見》(錫辦發〔2021〕46號)等文件精神,搶抓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機遇,全力打造國家級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核心區、“雙智”試點城市核心區和江蘇省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結合錫山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部署要求,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圍繞“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標桿區”的目標要求,堅持車路協同發展方向,增強智慧交通能力,賦能智能駕駛應用,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匯聚核心產業集群,不斷完善錫山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生態,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地和創新源地。
(二)基本原則
——系統部署、統籌推進。強化頂層設計、系統推進,完善跨部門協同和跨區域聯動,制定實施分階段工作推進計劃。統籌推動關鍵技術研發、標準規范制定、測試示范推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為產業健康發展優化環境、夯實基礎。
——創新引領、方案策源。推動跨行業協同創新,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加強產學研合作,不斷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協同攻關技術瓶頸。支持落地企業應用實踐,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打造車聯網解決方案策源地,構建產業創新發展新生態。
——優勢互補、開放合作。推動產業合作、平臺互通、系統互聯,構建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產業新格局。加強與周邊區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車聯網產業升級和應用模式創新。
——強鏈補鏈、應用優先。圍繞車聯網軟件、硬件、應用和安全四大領域,引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細分領域領軍企業。推進網聯駕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設,打造一批技術領先、功能實用、效果明顯的應用場景。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實現錫山車聯網基礎能力全覆蓋,基本形成“一核兩翼、一園一平臺”的車聯網發展布局。“一核”即以錫東新城商務區實現全域覆蓋的車聯網基礎設施環境為核心,圍繞可實際商用的網聯智駕功能場景,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服務能力,切實打造全國領先的“車聯網網聯智駕解決方案策源地”。“兩翼”即以東亭、云林片區和宛山湖生態科技城為重點,拓展車聯網基礎設施覆蓋,探索自動駕駛小巴、自動駕駛環衛、智慧停車等可實現規模運營的應用場景落地。“一園”即以車聯網小鎮為產業園區載體,打造車聯網熱帶雨林式產業生態圈,構建完整車聯網產業鏈閉環。“一平臺”即以錫山區車聯網運營管理中心為統一平臺,實現區內車聯網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接入、統一管理。
——基礎設施持續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到2025年,實現600個以上路口、不少于800公里道路的車聯網基礎能力全覆蓋,全域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
——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在車聯網系統安全、網聯智駕應用和車聯網大數據治理等領域形成不少于8項技術專利和5項標準,建設1個由院士牽頭的車聯網科研創新平臺,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全面推進車聯網技術鏈和產業鏈創新發展。
——運營模式初步成型。到2025年,發展壯大以商務區為核心的車聯網建設運營主體,探索有市場、可盈利、可操作、可推廣的商業化運營模式。充分發揮市場運作優勢,開展對外合作,加快整合優質資源,全面支撐車聯網先導區核心區建設,并在發展過程中帶動產業鏈創新突破,培育挖掘新的商業模式。
——場景應用不斷豐富。到2025年,基本形成網聯智駕和智慧交通兩大應用體系。以車路協同輔助駕駛為主要技術路線,以車聯網大數據為主要賦能手段,打造協作式自適應巡航、低速自動駕駛、交通決策治理、智慧出行服務等功能場景20個以上。
——產業規模取得突破。到2025年,圍繞車聯網高端裝備、車聯網智能軟件、車聯網創新應用和車聯網系統安全四大方向,集聚車聯網相關企業150家以上,培育2家以上營業收入超十億元企業,5家以上營業收入超億元企業及2家以上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對外輸出能力的行業準獨角獸企業,全區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核心產業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
三、主要任務
(一)基礎設施建設覆蓋行動
1.網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按照“雙智”試點城市建設要求,遵循無錫市《智能網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指南》,有序推動網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對全區范圍內交叉路口信號機、交通信號燈等設施進行智能化升級,實現車聯網基礎能力全覆蓋;在重點路口、重點區域,適當增加高算力MEC和包括激光雷達、智能網聯相機在內的車聯網專用感知設備,形成常態、多跨、軟硬解耦的全息感知能力。推動在錫滬路城市化改造和大成路快速化改造過程中同步進行智能網聯路側設備升級改造,打造數字化無錫城市道路建設示范標桿。到2025年,按照智能網聯道路建設系列標準,構建累計不少于800公里的初級、中級、高級三級智能網聯道路體系,完成600個以上路口車聯網基礎能力全覆蓋,打造錫滬路、先鋒路、東安路等“智駕大道”。(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錫山交警大隊、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城管局、區建管中心、錫山城發,區電信分局、中國移動錫山分公司、中國聯通錫山分公司、錫山廣電中心、無錫鐵塔錫東辦事處,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2.車聯網數據服務能力建設。立足智慧交通和智能駕駛應用需求,圍繞多源數據采集、數據融合處理與分析、數據標準化以及跨平臺數據共享交互等方面,做強做深數據層,搭建車聯網數據服務中臺,滿足多級分布式部署要求;開展錫山數字孿生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效能,利用遙感測繪、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感知等新技術,以數字為基礎、模型為載體,助力錫山城市交通治理和運營管理現代化。(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錫山交警大隊、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城管局、區大數據管理和政務服務局、錫山自然資源規劃分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3.高精地圖支撐能力建設。組織開展覆蓋錫山、滿足自動駕駛的基礎高精度地圖數據采集。鼓勵相關企業加快開展高精度地圖數據交換接口、車道級導航算法研究開發,形成高精度地圖標準化能力;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在區內建設動態高精度地圖基礎數據平臺,實現地圖數據快速更新和精準發布,開發面向多場景、多級別的智能駕駛及智慧城市應用的高精度地圖服務產品和能力;充分考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地圖應用場景覆蓋、數據結構以及多種數據源等要素,開展城市道路自動駕駛高精地圖采制相關地方標準編制。到2025年,形成1項高精地圖采制地方標準。(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錫山交警大隊、區市場監管局、錫山自然資源規劃分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二)特色功能場景點亮行動
1.智能駕駛應用場景建設。支持深入開展車路協同智能駕駛應用和道路測試場景建設;鼓勵在園區、景區、商區、高鐵站、地鐵站等特定區域開展包括環衛、物流、接駁、配送、農機等方面的點對點規?;\營服務。網聯智駕應用方面,打造V2X+ADAS車路協同輔助駕駛應用,支撐智能網聯輔助駕駛規?;逃?。自動駕駛物流應用方面,探索將車路協同、智能駕駛等技術與物流園區內中短距離物流運輸相結合,實現園區物流貨運智能化升級;鼓勵在錫東新城商務區劃定特定路線和區域,打造低速自動駕駛物流配送場景示范。自動駕駛環衛應用方面,鼓勵在開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的道路設定作業路線,開展自動駕駛環衛清掃車運營服務。自動駕駛農機應用方面,依托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平臺,積極探索面向未來農業生產所需的智能農機商品和解決方案,開展自動駕駛農機應用及推廣工作,實現農業生產與農業管理的智能化。自動駕駛小巴應用方面,依托無錫現代農業博覽園、無錫車聯網小鎮、翠屏山旅游度假區等園區、景區、產業園區開展自動駕駛小巴體驗場景建設;兼顧體驗和實用,常態化運營居民區、地鐵站、高鐵站間自動駕駛公交線路,提升市民對智慧城市建設的獲得感。到2025年,全區形成自動駕駛場景應用不少于4類。(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商務局、區城管局、區農業農村局、區交通運輸局、錫州控股,開發區、商務區、臺創園、各鎮<街道>)
2.交通治理應用場景建設。圍繞區內交通管理痛點和居民出行需求,以提升交通通行效率為首要目標,建設包括基于交通態勢感知的決策支持、信控優化等交通治理功能應用場景,提升錫山智慧交通綜合治理能力。交通態勢感知方面,通過路側感知設備采集道路交通態勢信息,通過數據融合處理,將視頻數據流、結構化數據流進行映射,實現交叉口碰撞預警、路側輔助的盲區預警、基于路側感知的特殊車輛優先、綠波通行等場景應用。信號控制優化方面,依托車聯網大數據挖掘分析技術,對特定路口信號感知數據進行分析,為交通管理部門準確實時優化信號控制提供支撐。預警場景產品化方面,圍繞行人橫穿預警(V2P場景)、快速路匝道匯流預警等場景,從實用、好用、管用角度出發,實現成熟場景的產品化推廣和規?;渴?。到2025年,基本建成新一代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區域內交通設施和智能網聯車輛實現互動協同,全區V2P場景點位部署不少于40個。(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錫山交警大隊,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3.出行服務應用場景建設。圍繞市民安全便捷出行需求,打造包括智慧導航、智慧停車場等一批智慧出行典型應用場景。智慧導航應用方面,進一步提升基于車聯網的智慧導航能力,打通主流地圖導航與智能網聯平臺交互環節,實現信息上圖,在現有靜態導航數據基礎上,向使用者提供實時導航數據,提升市民出行體驗感、獲得感和滿意度。智能終端推廣應用方面,引導和鼓勵區內公交車、物流車、出租車、特種作業車等,通過加裝后裝V2X智能車載終端,實現車聯網的V2X通信,提高用戶聯網率。智慧停車場應用方面,基于高精度定位系統,聯合車載端(智能終端、導航地圖等)、用戶終端(智能手機),對接區內重點商業綜合體,打造智慧停車場示范應用。打通車與人、車與車位、車庫與管理者等各類資源之間的信息(空間位置)共享與聯動渠道,用足現有停車資源。到2025年,實現車聯網用戶接入不少于20萬個。(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商務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三)關鍵技術創新突破行動
1.車聯網安全技術。聚焦車聯網系統安全,深化與大院大所、專業機構、頭部企業合作,重點圍繞車輛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關鍵技術開展研究。鼓勵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區塊鏈高等研究中心加快區塊鏈技術研發,構建錫山車聯網可行、可信、可用、可靠的數據安全服務體系。到2025年,圍繞車聯網安全形成不少于2項技術專利和1項標準。(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科技局、區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2.網聯智駕技術。聚焦網聯智駕應用,以博世智能網聯為龍頭,加強與整車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基于當前《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車用通信系統應用層及應用數據交互標準》(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定義的V2X標準消息集和典型應用場景,圍繞高速路、城市快速路等特定道路環境,形成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的增強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到2025年,在車路協同網聯駕駛方向,形成不少于3項技術專利和2項標準。(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科技局、區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3.車聯網大數據技術。圍繞車聯網專用數據交換和標準接口統一,打通場景應用與數據之間的通道,通過標準化共享服務接口,實現跨部門、跨平臺、跨行業的數據共享、交互融合和互認機制,為多元生態服務提供數據服務支撐,開發錫山車聯網大數據創新應用產品和個性化數據服務能力。到2025年,圍繞車聯網數據采集、交換、共享、分析等環節,形成不少于3項技術專利和2項標準。(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科技局、區大數據管理和政務服務局、區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四)產業建圈強鏈聚合行動
1.構建車聯網高端裝備生態圈。依托錫山車聯網建設上的先發優勢和基礎環境,加快構建錫山車聯網高端裝備產業生態。圍繞車聯網感知計算設備的設計、研發、制造及相關配套環節,加快導入車端、路端融合算法相關產業生態;發揮已落地的高鴻智聯科技、星覓互聯科技等智能終端頭部企業帶動作用,引進車聯網智能終端設計、研發、集成制造及相關配套產業生態;鼓勵引導區內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運用傳感器融合、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建立全新研發平臺,實現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與車聯網技術融合,提升相關產品核心競爭力,帶動錫山車聯網高端裝備產業創新發展。到2025年,重點引育車聯網高端裝備企業50家。(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商務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2.做強車聯網智能軟件產業鏈。針對車聯網端側與云側算法開展創新研發,吸引集聚一批車聯網人工智能算法高端人才和團隊,加快車路協同融合算法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車聯網融合算法創新高地;以應用為引導,圍繞數據資源生產、數據產品開發、數據服務提供、數據安全支撐等方向,導入車聯網大數據產品和解決方案研發應用企業。到2025年,重點引育車聯網智能軟件企業40家。(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人才辦>、區科技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商務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3.聚焦車聯網系統安全關鍵點。結合錫山車聯網產業發展方向,聚焦車聯網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應用服務安全等關鍵環節,創新培育錫山車聯網安全產業生態。充分發揮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區塊鏈高等研究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車聯網數據實驗室等區內研究院所的牽頭引領作用和品牌影響力,構建多領域、多層次安全技術創新體系;持續優化車聯網安全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匯聚產業資源要素,著力培育車聯網安全領航企業,孵化特色安全企業。到2025年,重點引育車聯網安全生態企業5家。(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科技局、區商務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五)商業運營服務探索行動
1.打造高品質測試服務?;谝呀ǔ傻?ldquo;錫東智鳶測試場”基礎測試環境,打造豐富的網聯智駕場景,深入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測試服務,推動整車企業、關鍵零部件供應商開展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和產品測試驗證。到2025年,為超過5家企業提供測試服務不少于500車次。(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2.打造高質量認證服務。依據《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路線圖(2022-2028年)》,聚焦車聯網主動安全檢測,圍繞車聯網網聯通信、汽車電子、終端設備、研發測試、安全測試、審核認證等方向,立足長三角、輻射華東地區,提供智能網聯汽車強檢認證、強標測試審核以及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合規驗證服務。(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3.打造高標準數據服務。探索車聯網數據應用價值,依托錫山車聯網運營管理中心,建成車聯網數據中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挖掘建模,構建可行、可信、可用、可靠的數據應用服務體系,面向政府部門、整車企業、車廠一級供應商(Tier1)、車聯網內容服務商、汽車后市場等客戶群體提供個性化車聯網大數據應用服務。(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六)行業品牌價值提升行動
1.提升展示中心服務能力。充分利用國家級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展示中心、錫山車聯網運營管理中心、省級車聯網特色小鎮品牌優勢,持續提升在科普教育、教學科研、產業集聚、人才培養、接待宣傳等方面服務能力,將無錫車聯網小鎮建設成為在全國有影響力、有示范價值的集聚產業發展標桿和車聯網產業展示窗口。(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區)
2.創立特色行業活動品牌。高水平舉辦中國(無錫)車聯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依托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打造產業高端交流平臺,溝通聯絡各類相關組織、標準化機構,持續提升錫山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影響力,拓展車聯網產業國內外交流合作。積極策劃車聯網行業權威論壇或閉門研討會,為錫山招商引資搭建平臺。支持開展產業示范應用,對車聯網優勢技術、解決方案進行認定和資助,推廣相關技術和標準。支持企業開展產品發布、自動駕駛體驗等推廣活動,提高公眾對于車聯網的認知度。到2025年,每年舉辦專業類活動不少于3場。(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3.打造院士領軍科創平臺。由車聯網領域相關院士領銜,在錫山打造高水平科研創新平臺,重點圍繞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核心智庫、共性技術研發、創新服務公共平臺、創新生態協同平臺、創新成果轉化基地等方面開展創新研究,全面提升錫山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創新水平和影響力。(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科技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七)跨域互聯互通合作行動
1.跨區域互通。打通車聯網數據對外接口,打造跨區域互聯互通系統和信息服務云平臺,實現區級與市級平臺雙向數據互通共享;對接梁溪科技城開發建設規劃方案,探索國內一流自動駕駛交通示范區;落實《蘇州無錫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漕湖—鵝真蕩”生態綠色一體化協同發展示范區合作協議》內容,探索“錫山-相城”車聯網跨行政區域互聯互通建設,圍繞路側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車聯網數據互認共享方面,打造全省首條城市級跨行政區車聯網示范道路。(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發展改革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交通運輸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2.跨部門互聯。深入挖掘行業主管部門的車聯網數據需求,整合城市交通、市政、道路、車輛、城運等相關數據,搭建跨部門數據處理與共享交互架構,以數據共享為目標、以業務應用為導向,推進各類數據應用接口標準化、規范化,兼顧車聯網專用數據交換和交通大數據治理需求,實現數據跨部門融合共享,提升跨部門信息服務能力,打造車聯網數據賦能智慧城市建設的錫山樣板。(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發展改革委、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交通運輸局、區大數據管理和政務服務局、錫山交警大隊,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統籌協調。根據國家級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核心區、“雙智”試點城市核心區和江蘇省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發展實際,成立區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分析與指導,不斷完善統計調查,強化監督考核,確保重點工作有序推進。加強上下聯動,暢通領導小組、運營公司、行業組織和產業聯盟、專業機構等之間的溝通渠道,完善工作協同機制,形成推進錫山車聯網產業發展的工作合力,解決車聯網發展過程中的基礎性和關鍵問題。(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統計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二)落實運營服務主體。落實車聯網運營服務主體,探索政府主管、市場主導的運營服務模式,從資產運維管理、產業運營服務等方面支撐各類服務精準實現。結合應用和項目建設需求,持續迭代車聯網新型基礎設施,不斷強化資產運維能力,確保錫山車聯網環境處于領先地位。(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區)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臺車聯網產業專項扶持政策,創新多元化扶持方式,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產業化和應用示范,完善產業鏈薄弱環節。加大政府引導基金支持力度,支持設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基金,通過政府財政投入帶動產業基金、社會資本參與車聯網產業建設,累計投入不少于10億元資金,重點用于基礎設施、應用場景、測試能力、應用推廣、項目運維和產業載體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對優質初創型企業給予信貸支持,加大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財政局、區地方金融監管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四)加快人才培養引進。依托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創新創業平臺,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構建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人才體系。支持區內高校設置車聯網相關專業或開設相關課程,推動跨學科建設,加強汽車與信息通信、互聯網等領域跨學科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發揮無錫市“太湖人才計劃”升級版和“錫山英才計劃3.0”的政策優勢,加快車聯網領域高端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集聚。(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人才辦>、區科技局、區教育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五)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健全適應車聯網先導區建設發展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眾創空間等載體建設,培育壯大技術研發、信息咨詢、安全測評、數字認證、軟件評測、財務審計、工程監理等第三方專業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的服務作用。綜合利用傳統媒體、新興互聯網媒體和行業專業媒體,全方位反映錫山車聯網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宣傳車聯網產業、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對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開發區、商務區、各鎮<街道>)
附件:1.錫山區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
計劃目標任務年度分解表
2.錫山區車聯網應用場景一覽表
3.錫山區車聯網重點項目一覽表
附件1
錫山區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
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年度分解表
類別 目標內容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產業
集聚 車聯網相關企業(家) 90 120 150
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億元) 125 160 200
營收超10億元企業(家) 1 1 2
營收超1億元企業(家) 2 3 5
培育行業準獨角獸企業(家) - 1 2
技術
創新 車聯網領域技術專利(個) 4 6 8
車聯網領域標準(個) 3 4 5
院士牽頭的車聯網科研創新平臺(個) - 1 1
新型基礎設施 開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道路里程(公里) 400 600 800
基礎設施路口數 400 500 600
示范
應用 功能場景數量(個) 10 15 20
V2P場景點位(個) 30 35 40
車聯網用戶接入數(萬個) 10 15 20
測試服務(車次) 200 300 500
注:年度目標任務為累計數。
附件2
錫山區車聯網應用場景一覽表
序號 應用領域 應用分類 具體方向 應用場景 主要內容
1 民生服務 車聯網+信息服務 實時交通信息服務 交通事件信息預警 重點在非紅綠燈路口實現行人橫穿預警(V2P)、匝道匯入匯出預警等應用。
2 綠波通行 車輛駛向信號燈控制交叉路口,收到由RSU發送的道路數據及信號燈實時狀態數據時,將給予駕駛員建議車速區間,以使車輛能夠經濟地、舒適地(不需要停車等待)通過信號燈路口。
3 智慧導航 打通主流地圖導航圖商與智能網聯平臺交互,實現車聯網信息上圖,在現有靜態導航數據基礎上,向使用者提供實時導航數據。
4 智能終端 引導區內公交車、物流車、出租車、特種作業車等車輛,通過安裝V2X智能車載終端,實現車聯網V2X通信和信息服務。
5 行業提效 車聯網+智駕 車路協同智能駕駛應用 基于車路協同的輔助駕駛 打造基于車聯網的商用量產增強型ADAS功能應用,實現包括協作式自適應巡航、協作式限速區控制、闖紅燈預警、協作式匝道匯入、感知數據共享、基于路側感知的隧道通行、超視距信息輔助、協作式特殊車輛車速引導、基于路側感知的交通狀況識別9類城市級智能駕駛場景應用功能。
6 交通碰撞預警 路側通信單元根據路側設備感知到的行人信息生成預警信息,發送到車載控制單元中。通過路側的精準感知,給予車輛和駕乘人員對于交通弱勢群體碰撞的預警。
7 行業提效 車聯網+智駕 車路協同智能駕駛應用 基于路側感知的特殊車輛優先 通過路側感知和V2X通信識別特殊車輛并且控制信號,優先快速通行。特殊車輛通過車載通信單元OBU給路側通信告知自己是特殊車輛。路測通信設備周期性廣播給周圍車輛,其他車輛變道避讓。
8 路側輔助的盲區預警 當主車的相鄰車道上有同向行駛的遠車出現在主車盲區時,對主車駕駛員進行提醒。
9 低速自動駕駛應用 自動駕駛物流 探索區內物流園區內中短距離物流運輸相結合,實現園區物流貨運智能化升級;鼓勵在錫東新城商務區劃定特定路線和區域,打造低速自動駕駛物流配送示范場景。
10 自動駕駛環衛 鼓勵在開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的道路設定特定作業路線,開展自動駕駛環衛清掃車運營服務。
11 自動駕駛小巴 在安居房小區、高鐵、地鐵站間設立自動駕駛接駁小巴免費公交線路,打通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
12 自動駕駛農機 依托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平臺,開展自動駕駛農機應用及推廣工作,實現農業生產與農業管理的智能化。
13 車聯網+測試 測試服務 測試服務管理 依托“錫東智鳶測試場”,為終端車企、Tier1、自動駕駛算法企業、智能網聯感知設備企業等提供開放道路場景測試服務。
14 隧道 UWB定位 在隧道等GNSS信號遮擋區域,通過基于UWB的室內外一體化定位終端,幫助OBU在隧道場景完成車道級定位。
15 行業提效 車聯網+測試 隧道 RSU隧道定位 在立交橋、高架橋、地下停車場、隧道等沒有衛星信號的場景下,通過空口同步定位信號,建立車聯網設備之間的時間同步,并對OBU進行定位。
16 車聯網+安全 安全 車聯網身份認證 圍繞車聯網V2X場景中的“車-車”、“車-路”、“車-云”方向建立身份認證機制,保障通信安全。
17 車聯網+跨區域互通 互聯互通 跨區域互聯互通 打通車聯網數據對外接口,打造跨區域互聯互通系統和信息服務云平臺,實現區級與市級平臺雙向數據互通共享;探索“錫山-相城”車聯網跨行政區域互聯互通建設,打造跨行政區車聯網示范道路。
18 城市治理 車聯網+交通優化 交通治理 基于智能網聯數據的交通決策支持 基于交通大數據智能分析模型,全面感知、評價區域路網交通運行態勢,為指揮、管控提供決策依據。
19 基于車聯網大數據的交通信息服務 打造車聯網賦能的交通大數據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多層次的智慧交通數據應用,包括路口碳排放監測、區域交通組織優化等各類應用。
20 全息路口(路段)
數字孿生 通過全息路口(路段)所提供的實時感知路況,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更多的場景服務(碰撞預警、交通事故、綠波引導等),以超視距拓展單車智能感知能力,有效補齊單車智能的弊端。
21 車聯網+城建 道路 智慧道路路況感知 將環境感知、數據交互和感知算法部署在車端、路端和云端,通過本地和在線的融合感知和計算,為自動駕駛、道路養護、交通預警提供多方面的智慧道路數據支撐。
22 城市治理 車聯網+城建 停車 智慧停車 探索打造智慧停車示范應用,打通車與人、車與車位、車庫與管理者等各類資源之間的信息(空間位置)共享與聯動。
附件3
錫山區車聯網重點項目一覽表(2023-2025年)
序號 項目類別 項目名稱 建設主體 建設規模 建設周期 建設內容 項目定位
1 產業投資 錫滬路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先導段片區開發項目 錫山城市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16.01億元 2023-2025年 包括錫滬路自動駕駛先導段改造工程和車聯網產業園二期產業設施項目。其中錫滬路自動駕駛先導段路段全長2.4km,寬度55m,用地面積約198畝,總投資約5.09億元;車聯網產業園二期占地面積114.87畝,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92億元。 以車聯網高端裝備、車聯網智能軟件、車聯網創新應用為三大重點發展方向,面向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城市治理,形成“軟件-硬件-服務”的全鏈條產業閉環。
2 產業投資 中國南山-無錫錫東車聯網小鎮智慧園區 中國南山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100萬元 2022-2024年 項目通過物聯網、車聯網相關技術,在園區建設軟件管理及應用平臺,硬件層面建設機房及相關深度感知設備。 以“1+1+X+N”為建設目標,打造一套IOT底座平臺支持統一管理;一套設施設備智能化標準體系優化園區智能化集成;一批智能化場景賦能園區安防、低碳、數據應用等;N個園區智慧化管理和運營的選配賦能入駐企業及商家。
3 產業投資 微波雷達傳感器 健鼎(無錫)電子有限公司 3500萬元 2021-2023年 研究微波雷達應用中的車聯網,在汽車與運輸領域下,毫米波技術應用在低能見度下的安全系統,使汽車雷達提供多種用途,如:盲點檢測、防碰撞警告、車道偏離警告、自動巡航控制系統。 本項目旨在開發24GHz天線雷達,可廣泛的用于智能家庭、智能開門系統、智能建筑、工業機器人或者是智能型工業;77GHz天線雷達,用于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雷達傳感系統主板。
4 產業投資 映月湖數字谷一期 無錫潤芯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5億元 2023-2025年 用地面積62畝,建筑面積約9.6萬㎡,位于先鋒路北、聚源南路東,圍繞集成電路芯片應用、物聯網/車聯網芯片及應用和數字信息產業三大發展方向。 集成電路IC設計應用產業基地、北斗導航和物聯網應用產業基地、現代數字城市產業集聚基地、雙創孵化示范基地。建設包括總部基地、研發試驗、中試生產、綜合辦公、路演展示等功能性科創體,滿足高技術企業全發展周期需求。
5 技術研發 人工智能與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技術實驗室 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 5000萬元 2023-2025年 對標國家重點實驗室,航天科工一院、東南大學等單位共建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與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技術實驗室,對接行業需求,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完善,研究自動駕駛驗證道路,提升自動駕駛能力與安全水平。實驗室重點構建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高精度感知真實道路自動駕駛平臺、數字孿生虛擬仿真測試道路平臺及數據集、開展自動駕駛評估系統研究及自動駕駛測試與評價體系標準研究。 以共建共享共用實驗室為契機,助力無錫市、錫山區打造國內車聯網應用示范高地,牽引和帶動相關產業的孵化和落地;助力東南大學打造智能網聯、人工智能、數字孿生與仿真領域優勢學科,促進專項人才培養基地和創新研發平臺建設;助力打造航天科工一院智慧產業抓總研發機構,產業孵化平臺、人才匯聚平臺、資金聚合平臺,成為航天科工集團民用產業領域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研發服務主要支撐單位。
6 技術研發 應用于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的融合感知算法及系統 無錫曉楓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00萬元 2020-2023年 深入實際場景下的感知融合,將從單體設備融合深入至多邊緣計算的實時融合。通過精準的融合感知、低延時的融合算法、高效率的傳輸手段,實際的為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提供可靠的感知數據鏈條。 感知融合算法的數據鏈條是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的底層技術與重點技術支撐。本項目將改變目前國內外城市中路側融合感知的方式。精準的感知數據鏈將應用于自動駕駛感的知數據計算、車路協同的實時數據交換、智慧交通的可靠數據來源。
7 技術研發 智能網聯前裝協議棧與協同駕駛算法系統 無錫曉楓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000萬元 2023-2024年 通過路側感知與車端感知的融合打造協同智駕系統。利用路側建設感知數據與車端單車智能駕駛系統進行結合形成真正的“協同駕駛”。協同智駕系統以量產車前裝市場為目標,解決長尾的感知與場景問題,實現自動駕駛L4解決方案中的協同融合的痛點。打造可移植與快速適配各車型平臺架構的協同智駕前裝協議棧與功能場景。 國內首個解決L4級別自動駕駛中的“協同融合”部分,用于乘用車前裝量產市場。
8 應用示范 智慧環衛一體化保潔項目 上海仙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1億元 2023-2025年 在錫東新城商務區內約300萬平方米道路進行智慧環衛建設。主要是無錫車聯網示范運營先導區內的部分路段車輛進行自動駕駛車輛運營。以自動駕駛環衛車輛系統與路側系統為基礎,構建以V2X自動駕駛級別的智能網聯車系統,并逐步發展到人車路一體化,最后形成車路系統。 本項目作為錫東新城車聯網應用示范項目的深化和擴展,進一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打造車聯網生態,擴大在車聯網產業鏈中的集聚及擴散效應,帶來更多區域性的交通數據流量入庫和新的盈利模式。
9 應用示范 智能駕駛ADAS車路云數據協同應用 博世智能網聯科技有限公司 3000萬元 2020-2023年 建設路側全息感知系統(含道路、交通參與者、天氣等),深入實際場景優化路側數據豐富度和可用性,實現車路云數據打通及融合,完成ADAS+V2X的示范場景應用,并賦能智慧交通體系建設。 本項目以引領國內車聯網標準建設為目標,通過率先實現智能駕駛車路云數據示范應用,積極賦能本地車聯網產業的發展。
10 應用示范 雙智試點自動駕駛小巴應用示范的研究 江蘇航天大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0萬元 2021-2024年 自動駕駛小巴功能需求分析及軟硬件系統建設,設定小巴接駁運行軌跡,確定上下客站點,設計智能電子站牌,建立以小巴到站預報系統為核心的便民一體化設施。自動駕駛小巴自動駕駛系統、運行平臺的開發。以自動小巴車載系統與路側系統為基礎,構建以C-V2X自動駕駛級別的智能網聯車系統,并逐步發展到人車路一體化,最后形成車路系統。 江蘇省內首個自動駕駛小巴示范項目。實現自動小巴L4級自動駕駛系統,具備強實用性、穩定性、安全性、可拓展性、易維護性、先進性,作為新一代公共交通工具,解決居民出行“最后三公里”難題,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實現節能綠色減排,促進城市創造更大的經濟效應。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頁